學科基礎課:C語言程序設計、離散數學、數據結構。
專業必修課:JAVA程序設計、數據庫系統原理、Java Web開發。
方向專業必修課(軟件開發):軟件建模與分析、軟件人機界面設計、移動應用程序開發實習。
方向專業必修課(網絡工程):路由與交換技術、網絡安全技術。
方向專業必修課(大數據應用):Hadoop大數據開發技術、數據可視化技術。
學科基礎課
INFR1003 C語言程序設計(C Language Programming)64學時 4學分
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是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專業的一門學科教育基礎課,在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中該課程作為基礎編程類入門課程,是后續軟硬件系統開發必需的基礎先修課。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C語言的語法知識、C語言的編程結構(順序、分支、循環)、結構化程序設計理念、指針和文件的使用等。通過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高級計算機語言的使用方法,掌握利用C語言進行科學計算、數學統計和信息處理的方法,逐步形成嚴謹的邏輯思維習慣,從而為后續課程的學習以及從事計算機軟硬件設計和開發打下堅實的基礎。
ICST1804 離散數學(Discrete Mathematics) 48學時 3學分
離散數學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非常核心的一門學科基礎課,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后續學科基礎課、專業必修課的先修課程。主要內容包括數理邏輯、集合論、代數結構基礎、圖論基礎、組合論基礎、初等數論知識等。通過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基本掌握離散結構的描述工具和方法,提高抽象思維和嚴格的邏輯推理能力。該課程所傳授的思想和方法涉及計算機科學技術及相關專業的諸多領域,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創造條件,為創新性的研究和開發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ICST1806數據結構(Data Structures) 48學時 3學分
數據結構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一門學科教育基礎課,是計算機程序設計的重要理論技術基礎。課程主要內容包括線性表、棧、隊列、數組、廣義表、樹與二叉樹、圖、查找、排序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數據結構的基本邏輯結構和存儲結構及其基本算法的設計方法,并在實際應用中能靈活使用;學會分析研究數據對象的特性,選擇合適的邏輯結構、存儲結構及設計相應的算法;初步掌握算法的時空分析技巧,同時進行程序設計訓練。該課程也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數據庫系統原理、操作系統、編譯原理等課程的先修課程。
專業必修課
ICST1808 JAVA程序設計(Java Programming) 64學時4學分
JAVA程序設計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教育必修課。Java是一種優秀的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眾多的開源項目都是用Java實現的,因此Java是程序設計必學的語言。課程內容包括Java語言基礎、常用類庫、異常處理、Java多線程、流和文件、圖形用戶界面、集合和泛型、網絡編程和JDBC技術等。通過該門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編程習慣和使用Java語言編寫一定規模的應用程序的能力,為“JAVA課程設計”、“Java Web開發”和移動應用開發等課程奠定基礎。
ICST1813數據庫系統原理(Principles of Database System)
數據庫系統原理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教育必修課。該課程講授數據庫系統基本概念、數據庫系統的結構、關系數據模型、結構化查詢語言SQL、概念模型、規范化理論、數據庫的設計與管理,以及數據庫技術的新進展等。通過本課程學習,能夠系統地掌握數據庫系統的基本原理、概念、模型和數據庫應用技術,能熟練使用SQL語言在具體的數據庫管理系統上進行數據庫操作,掌握數據庫設計方法和步驟,并具備使用數據庫管理系統軟件和開發數據庫應用程序的初步能力,從而為數據庫系統的開發以及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
ICST1826 Java Web開發 (Java Web Development)
Java Web開發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專業教育必修課程。課程主要介紹動態網頁生成技術的基本原理、開發基于Java的動態網頁的基本知識,Web編程技術的基本思想。通過該門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完成Java Web的開發環境配置,能夠較熟練地使用Servlet和JSP技術、MVC模式以及SSH框架等技術進行動態網站程序設計,從而培養學生B/S架構下的程序設計能力,掌握構建大型、分布式的動態Web網站的程序設計技術,為后續進行WEB開發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
方向專業必修課(軟件開發)
ICST1824 軟件建模與分析(Software Modeling and Analysis)
軟件建模與分析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軟件開發方向的一門專業教育必修課。課程主要內容包括UML的詞匯、語義和語法,需求分析與用例模型、系統分析與對象類模型、系統設計與對象動態交互模型,以及系統的狀態模型、軟件體系結構模型和硬件體系結構模型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引導學生建立軟件建?;A思想,了解基于UML的面向對象分析和設計過程,掌握系統功能模型及組成、靜態模型與系統體系結構建模、動態模型與行為控制流建模,以及運用Rational Rose進行軟件分析與建模的方法與步驟,培養學生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軟件分析與設計成果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為后續課程的學習以及從事軟件開發打下堅實的基礎。
ICST1818 軟件人機界面設計(Design of Software Human-Computer Interface)
軟件人機界面設計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軟件開發方向的一門專業教育必修課,本課程是一門面向應用的、具有很強實踐性與綜合性的課程。通過理論教學與實踐,使學生獲得商品化軟件界面開發和設計的初步能力,掌握人機界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設計原則;了解人機界面設計的發展動向;如何用規范的方法進行軟件界面的設計和評估,并掌握在設計過程中應遵循的流程、準則和規范。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硬件人機界面與軟件人機界面方法、理論與設計方法,使學生能利用特定開發工具完成交互性界面的設計工作。
ICST1832移動應用程序開發實習(Mobil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Practice)
移動應用程序開發實習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軟件開發、網絡工程方向)一門專業教育必修課,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綜合實踐環節。該實習主要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典型工作任務為基點,遵從軟件工程原理、方法、技術和規范,進行移動應用程序項目的設計與開發。通過該實習,使學生熟練掌握移動應用程序開發技術,具有在中小企事業單位從事移動應用程序開發的能力,并達到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溝通表達、職業規范和職業道德等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的目的。
方向專業必修課(網絡工程)
ICST1819路由與交換技術(Routing and Switching Technology)
路由與交換技術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網絡工程方向的一門專業教育必修課。該課程涉及計算機網絡領域的兩項核心技術——路由與交換。路由部分包括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協議、路由器配置和基本故障排除的知識和技能;交換部分包括交換機工作原理和基本配置,局域網交換技術的設計與配置,虛擬局域網技術的原理及配置。通過課程學習,學生將掌握路由與交換的基本知識與原理,具有利用路由與交換技術進行網絡互連的基本能力,為后續“網絡管理技術”、“網絡安全技術”、“職業技能訓練”及“專業實習”等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并為達到網絡從業人員中的初級工程師水平提供必要的準備。
ICST1831網絡安全技術(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網絡安全技術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網絡工程方向的一門重要的專業教育必修課。課程的理論教學主要介紹網絡安全概述、防火墻相關技術、網絡地址轉換技術、VPN技術、IPSec VPN技術、SSL VPN技術等。課程的實踐教學主要介紹防火墻相關技術配置、網絡地址轉換技術配置、VPN技術配置、IPSec VPN技術配置、SSL VPN技術配置等。通過課程學習,學生可以掌握常用的網絡安全部署方法和基本的實施能力,能完成中小型企業網絡安全部署方案和實施方案的規劃,可以使用簡單的防御手段保護中小企業的企業網,能對常見的網絡安全設備進行簡單的配置和管理,能排查和解決中小企業網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和故障。課程可以為學生達到網絡從業人員中的初級工程師水平提供必要的準備。
方向專業必修課(大數據應用)
ICST1838 Hadoop大數據開發技術(Hadoop Big Data Development Technology)
Hadoop大數據開發技術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大數據應用方向的一門專業教育必修課。本課程主要講授Hadoop基本概念、Hadoop集群的搭建及配置、Hadoop集群基礎操作、MapReduce編程入門、MapReduce進階編程、項目案例分析,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了解Hadoop的發展歷史、重要特性和應用現狀,Hadoop項目結構及其各個組件,并熟練掌握Hadoop平臺的安裝和使用方法;能夠了解分布式文件系統的基本概念、結構和設計需求,掌握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統HDFS的重要概念、體系結構、存儲原理和讀寫過程,并熟練掌握分布式文件系統HDFS的使用方法;能夠熟練掌握分布式編程框架MapReduce的基本原理和編程方法;能夠運用所學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學好這門課有助于提高學生對大數據開發的能力,并且可以為以后進行較深層的學習和開發打下堅實的基礎。
ICST1839數據可視化技術(Data visualization)
數據可視化技術是大數據應用方向開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主要講授數據可視化簡介、視覺感知與視覺通道、數據、數據可視化基礎、時空數據可視化、地理空間數據可視化、高維非空間數據可視化、層次和網絡數據可視化、跨媒體數據可視化、可視化交互與評估、可視化軟件與工具,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數據可視化的一般原理和處理方法,能使用數據可視化工具進行數據可視化處理。本課程介紹數據可視化的基礎理論和概念,針對實際應用中遇到的不同類型的數據介紹相應的可視化方法,并介紹可視化綜合應用及實用系統。